(本網訊)在柳綠花紅,春意盎然的4、5月里,西安工業大學離退辦先后組織離退休老同志開展春天踏青系列活動。
4月25日,組織參觀阿姑泉牡丹園和唐苑。阿姑泉牡丹園位于戶縣城南十公里的終南山處,是近年來人工培育的牡丹園林,占地面積約五平方公里。園內現有牡丹400多個品種,10萬余株,九大色系。老同志們看到各式各樣盛開的牡丹花,感到進入了仙境,好象就在世外桃源,有種夢幻般的感覺。而中國唐苑坐落于西安東南杜陵塬上。是集歷史文化、生態園林、山水景觀、休閑旅游為一體的開放式文化公園。老同志們一邊觀賞唐苑風景,一邊贊嘆著現代建筑技巧的先進。老同志們對離退休辦組織的這次活動非常滿意,他們說:離退休辦組織我們走出家門,開展這樣的活動,既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西安發展變化的機會,又增進了老同志之間的溝通和交流,希望經常組織這樣的活動。
為豐富退休職工文體生活,培養健康向上的晚年生活方式,4月28日,離退休辦組織了第三屆退休職工釣魚比賽,共有20余名釣魚愛好者參加,年齡最大的78歲。離退休辦主任梁閃慧在比賽開始時講話,他說:“釣魚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。希望大家高興而來、發揮潛力、賽出水平、同時要注意安全。”。隨后,各位參賽者很快投入到釣魚比賽活動中。他們個個精神抖擻、容光煥發、凝神靜氣、不急不躁、耐心守候在自己的釣竿旁邊。不久,竿動標沉,一條條經不住誘惑的魚兒紛紛上鉤,大家戰果頗豐。經過六小時的比賽,老年釣魚協會會長李懷全蟬聯冠軍,石慶錄、賈建都分獲第二、三名。


5月12日,離退休辦組織老干部參觀了位于禮泉縣的昭陵博物館和袁家村。昭陵博物館館藏文物4500多件,是研究初唐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寶貴實物資料。現存唐墓壁畫500平方米,最有代表性的是昭陵六駿圖,老干部們參觀后,紛紛贊嘆我國古代藝術家的精湛手藝。
當大家走進袁家村,看到平整干凈的路面兩旁是高大的雪松。袁家村是上個世紀聞名遐邇的先進村、富裕村,是關中大地第一個萬元村。今天的袁家村在發展工農業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同時,著力打造旅游示范村,他們依托原有資源,建立了關中印象體驗地:手工織布、老油坊、豆腐坊、傳統釀醋、油潑辣子、手工饃、茶館,還有見證歷史的千年古槐,讓人流連忘返,同時也帶動了農家樂的飛速發展。這種以旅游帶動經濟,以經濟促進文化,再逐步轉向生態化發展的模式,體現著袁家村人的智慧和遠見。老干部們不僅為古人感慨更為現代人贊嘆。

文/圖:離退辦 編輯黨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:王新慧